智慧工地
作者:南京永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時間:2019-10-28 13:41:44 信息來源:本站原創 點擊: 次
智慧工地整體解決方案 一、智慧工地應用行業背景: 2016年住建部發布《2016-2020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》 1、建筑業企業應積極探索“互聯網+”形勢下管理、生產的新模式,深入研究BIM、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應用,創新商業模式,增強核心競爭力,實現跨越式發展。 2、推進信息技術在勞務實名制管理中應用,與工程現場勞務人員安全、職業健康、培訓等信息聯動。 3、加強信息技術在工程質量安全管理中的應用。 4、推進信息技術在工程現場環境、能耗監測和建筑垃圾管理中的應用。 2014年:住建部下發《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》; 2014年:住建部下發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建筑勞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》; 2017年:住建部下發《進一步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》; 2018年:重慶市建委下發《2018年“智慧工地”建設技術標準》。 在我國將近有50萬個工地在施工,塔吊(塔式起重機)數量70余萬,升降機不低于100萬臺,建筑從業人員5000余萬人。建筑施工現場生產作業環境復雜,人員復雜,多工種交叉作業、協作方多,呈現出施工地點分散、施工現場管理難等特點。施工企業很難通過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科學、有效、集中式的管理。 5、大型設備監管困難,安全事故頻發: 操作員視野受限,難于預計塔吊與塔吊之間以及塔吊與建筑物之間的碰撞風險; 地面監管人員無法掌握塔吊頂部風速、大臂轉速,難以實時指揮; 垂直度檢測由工作人員定期完成,不能夠實時掌控,運行過程中存在傾覆危險; 6、危險區域繁多,監控手段落后: 施工現場危險區域繁多,而傳統的完全依靠人力手段,效率低下,而且難以做到全過程、全方位的監督管理,容易存在監管漏洞。 7、工地污染嚴重,監測手段落后: 8、結構安全監測困難,安全事故頻發: 工程結構安全監測主要包括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溫度、高大模板支撐結構、深基坑支護結構等數據的監測,當監測數據超標時將容易導致混凝土爆裂、高支模坍塌等事故。 二、智慧工地打造智慧城市這群概念: “智慧工地”是“智慧城市”和“互聯網+”理念在建設工程領域的行業具體體現,它是一種嶄新的工程現場一體化管理模式,是互聯網+與傳統建設行業的深度融合。 三、智慧工地整體解決方案解決以下工地現場管理信息化要求: 1、第一時間通知施工單位現場整改,并及時檢查整改效果; 2、掌握建筑工地現場施工實際情況; 3、對區域內的下屬項目建筑工地遠程監管; 4、實時檢查建筑工地的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; 5、第一時間掌握施工動態和進度,對施工難點或設計欠妥之處及時進行監管和調整; 6、保障工地現場的建筑設備的財產安全; 7、銷售部門將施工實況展示給客戶,向客戶展現工地的建設規劃和進度,更好的達到宣傳效果; 8、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。 具體智慧工地管理系統請參見相關詳細介紹:http://www.wersky.net/zhihuigongdi/25.html 此頁面產品介紹與文章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網站官方觀點,如有版權者需要刪除請與本網站聯系刪除文章!